小耳症

小耳症是一種先天性的外耳發育異常,出生時就可從耳朵的外觀發現。傳統上依發育異常的嚴重性又可分為四種類型:

  • 外耳道有發育、耳廓結構大致可見,但是尺寸較小。
  • 耳廓只有部份發育(通常是上半部未發育),且外耳道窄小或閉鎖。
  • 未見外耳廓發育,僅有像花生狀的結構,且外耳道及耳膜皆未發育,屬最常見的小耳症類型。
  • 外耳完全沒有發育。

小耳症常因外耳道閉鎖或狹窄影響聲音的傳遞,造成傳導型聽力損失。依著不同發育程度的異常產生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若異常程度較輕微,則不一定有聽力損失。此外,小耳症還常與中耳異常發育相關,有時亦會合併內耳異常,使聽力的問題更嚴重。

案例1:

小至出生後,發現雙側外耳發育不全,耳廓較小且呈杯狀。耳視鏡檢視發現外耳道狹小,無法清楚看見耳膜。雙耳未通過新生兒聽篩,後續的聽力追蹤顯示,聽性腦幹反應骨導閾值在正常範圍內,雙耳氣導閾值達60分貝。3個月大開始配戴單側骨導助聽器,6個月大行為聽力檢查顯示,配戴骨導助聽器後,察覺反應提升,平均察覺閾30分貝。

案例2:

小傑出生後,左耳外耳發育不全,外耳道閉鎖。右耳外耳發育正常,但未通過新生兒聽篩,聽性腦幹反應檢查100分貝未獲第五波反應。小傑於兩個月大開始配戴助聽器,左耳配戴骨導助聽器,右耳配戴氣導助聽器。3歲時,因口語發展不如預期,進行耳部造影檢查,發現右耳無聽神經發育,左耳聽神經發育細小,於3歲半植入左耳人工電子耳,目前已有簡單口語。

Q:小耳症的發生是因為媽媽在懷孕時用了剪刀嗎?

A:絕對不是!小耳症的產生是在懷孕初期胎兒的外耳未能正常發育,並不是媽媽用了剪刀或做錯了什麼事造成。小耳症常發生在單側,發生率約1/6000。懷孕時使用藥物、基因變異及環境因素都可能與小耳症的發生有關。

Q:我的小孩有小耳症,該怎麼辦?

A:從聽力與外觀兩方面來說明。聽力若有損失,建議及早配戴助聽器。由於大部分小耳症會造成耳廓異常及外耳道閉鎖,無法配戴耳掛型助聽器,就要使用骨導型助聽器(詳見「助聽器篇」)。外觀異常則要到孩子七歲左右,由耳鼻喉科醫師及整形醫師合作進行耳朵的重建手術。

國內目前有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得福小耳症家長聯誼會等社會資源,爸爸媽媽可聯繫這些單位,以獲得更多資訊並與其他家長交流。

Q:單側小耳症也要使用助聽器嗎?

A:單側小耳症有幾種情形:

  • 小耳側聽力正常、對側耳聽力也正常,此類型不需配戴助聽器。
  • 小耳側有聽損、對側耳聽力正常,建議配戴助聽器以獲得雙耳聆聽優勢。
  • 小耳側有聽損、對側耳也有聽損,則雙耳皆需配戴助聽器。助聽器的類型則依小耳異常狀況和聽損程度而定。
向上滑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