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電子耳的基本介紹

工電子耳又稱做人工耳蝸,被公認為是目前最成功的神經修復裝置。據估計,全世界已有超過50萬人植入人工電子耳。

人工電子耳包含體內體外兩大部份,各有一顆磁鐵隔著頭皮和頭髮相吸,將兩大部份連結在一起。體內元件需經手術植入,包含接收器/剌激器、磁鐵以及電極串;體外元件有麥克風、語言處理器、傳導線圈、磁鐵以及電池。

人工電子耳的運作方式配合圖片標示做簡單說明:

(1) 麥克風負責收集周圍環境之聲音訊息,將其轉為電能,並傳送到 (2)語言處理器。語言處理器透過訊號編碼策略分析傳進來的訊息,再通過導線傳送至 (3)傳導線圈。傳導線圈以無線射頻方式將訊息傳輸至內部植入體的 (4)接收器/刺激器,接收器/刺激器再依所接受的訊號傳至置入在耳蝸中的 (5)電極串,電流經由電極直接刺激聽神經,再上傳至大腦。

圖片來源:www.medel.com
圖片來源:www.medel.com

著科技進步與觀念改變,人工電子耳已不再侷限於極重度聽損的聽損者。最主要的植入對象為低頻中重度以上、高頻降至重度或極重度的感音型聽損者;也有少數單側重度以上聽損者植入電子耳來提升聽的品質。另外,有些低頻聽力佳,但高頻聽損嚴重、助聽器無法提供足夠高頻效益的聽損者,也可選擇植入電極經過特殊設計、低頻仍利用聲學方式擴音的聲電混合剌激電子耳(相關細節請參閱【聽覺輔具大觀園】其他文章)。

植入人工電子耳前需要經過審慎的術前評估,主要目的在於確認是否符合植入條件。術前評估包含聽力、醫學、心理、溝通及家庭等幾個面向,因此專業團隊可能包含醫師、聽力師、語言治療師/聽語教師、心理師、社工等等。

手術約耗時2至4小時,過程中個案接受全身麻醉,手術醫生完成植入體植入後,會利用X光攝影和術間植入體測試,確保電極串植入位置和功能的運作正常。手術完成後,個案尚未能聽到聲音,需要經過「開頻」,也就是正式將體外元件戴上與體內部份連接。聽力師透過調圖軟體,根據個案對電流剌激產生的聽覺反應設定電流(電流圖),儲存於語言處理器。

頻後,依著每個植入者的條件,對聲音展開不同的體驗。對聽力極重度的小嬰兒來說,他們才開始要聽到聲音;對突發性耳聾的成人來說,他們聽到了全新的聲音,但必須要將新聲音跟以往儲存在大腦裡的舊聲音檔案進行配對,才能聽懂別人說的話。不管是在哪一個階段,除了電流圖的持續調整外,最重要的是接受聽語療育,才有助於加速對電子耳的適應,以及口語溝通的發展或復能。

拜科技進步所賜,現今的數位信號處理晶片能做大量、複雜且快速的計算,因此電子耳語言處理器的訊號編碼策略得以與時俱進,而電子耳植入者的口語理解能力也確實因訊號編碼策略的改進而提升。三家電子耳廠商雖採用不同的訊號編碼策略,但臨床實證結果呈現類似的成效,彼此間並無明顯差別。

不過,儘管目前數位訊號的科技持續進步,電子耳與真耳在處理聲音上仍有很大的差別(電子耳的模擬聲音請參閱【聽覺輔具大觀園】文章「電子耳的聲音和我們聽到的聲音一樣嗎?」),包括:

  • 頻率方面(電極剌激的頻率位置與耳蝸和聽神經原先預設的頻率位置不同、電子耳提供的頻道數少於真耳能分辨的頻道數)。
  • 音強方面(電子耳需要將聲音做極大的壓縮)。
  • 時間解析方面(電子耳尚無法真實處理聲波的細部結構)。

因此,再次強調:

即使設定了最理想的電流圖,仍需依賴術後的聽語療育復健計畫,協助大腦有效「整合」、「聽懂」電子耳傳來的聲音,發展出良好的學習成效。

輔具科技發展對聽損者的口語溝通造成不少改變

小自增加溝通的便利性,大至為極重度聽損者帶來口語發展的可能性,且讓我們進入輔具大觀園一探究竟。

向上滑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