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是什麼?
助聽器是聽力損失常用的輔助工具,現在多以數位的方式處理聲音訊號,幫助聽力損傷者改善聆聽及溝通需求,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針對可提供政府補助之助聽器產品訂有詳細的規格及功能規範,可參考: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20&pid=11822
助聽器簡言之是一個聲音的放大器,由麥克風、擴大器及接收器組成,其原理為:
- 由「麥克風」負責接收聲音,並將聲音轉換成電能。
- 電能傳給「擴大器」,負責將電能放大。
- 放大後的電能透過「接收器」,也就是俗稱的喇叭,將電能轉換為聲能。
- 轉化過後的聲能就傳到聽損者耳朵中。
聽損者在每個頻率的損失程度可能會不同,因此助聽器每個頻率放大的音量(增益量)也會不同。另外,聽損者接收聲音的音量範圍比較窄小,為了讓各種不同音量大小的聲音都能納進這個窄小的接收範圍內,助聽器會將放大的聲音進行壓縮,使得小聲的聲音聽得到,一般說話聲音聽得舒適,大聲的聲音又不會讓人不舒服。所以,目前的助聽器設計可針對使用者的聽力損失情形,將聲音的頻率範圍切分成幾個頻道,獨立設定適當的增益量和壓縮比例。
從聲音的樣貌來看,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是複雜而且多變的;為了讓助聽器在每一種環境都能發揮作用,助聽器除了擴音之外還做了其他的聲音處理,例如:方向性麥克風、降噪(噪音抑制) 、移頻、回饋音抑制、風噪聲消除、語音加強等等。這些訊號處理的目標很單純,就是減少環境中不必要聲音的干擾,提升重要聲音 (通常是語音)的接收質量,達到理想的聆聽效果。
助聽器依配戴位置可區分如下表:
助聽器種類 | 適用對象 |
耳掛型 | 適用耳道發育中之嬰幼兒、兒童或聽力損失程度較嚴重者。 |
耳內型 | 適合聽力損失在重度以下,外耳廓發育不良或配戴眼鏡者。 |
耳道型 | 體積較小,具隱蔽性,適合重視美觀者。 |
深耳道型 | 體積最小,具有最高的隱蔽性,適合手部靈巧且重視美觀者 |
口袋型 | 適用於手部靈活度差,或生活無法自理,且需由別人協助者。 |
骨導型 | 適合外耳道閉鎖或狹窄、小耳症、耳朵慢性發炎感染者。 |
視使用者需要作選擇,
選擇條件主要有:聽力程度、聽損類型、功能、價格、使用者對外型的偏好等等。近年來耳掛型助聽器,除了原本需製作耳膜連接的標準形式,還多了將接收器(喇叭)移至耳道內的迷你耳掛型,大大增加了使用者配戴意願。
耳鼻喉科醫學會表示:助聽器為醫療器材,需經由專業聽力師進行評估、適配、調整,若有助聽器相關之評估及調整需求,可洽本基金會做聽力評估(https://hh1314.org.tw/%e8%81%af%e7%b5%a1%e8%b3%87%e8%a8%8a/),亦可洽各縣市輔具中心進行諮詢。
助聽器科技與時俱進,除了原有功能越見精良外,還新增其他功能,讓日常生活的溝通更為便利。如果想了解助聽器更多資訊,歡迎參閱【聽覺輔具大觀園】有關助聽器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