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是一種能量,隨著傳遞距離的增加會逐漸衰減。聲音與距離存在一種反比的關係:與聲源的距離加倍,音量就會漸少6分貝(圖一)。所以,當孩子進入學校時,我們都會在個別教育計畫(IEP)會議中向老師建議,讓孩子坐在前排的位置,這樣才能接收到足夠的聲音。當然,前排的位置也可能得到比較清楚的視覺線索,協助孩子接收到更完整的訊息。所以,如果孩子已經坐在教室第一排了,還需要用到調頻系統(FM),或任何的遠距麥克風系統嗎?
聽損孩子需要好的聆聽環境,所以我們必須創造理想的聲學空間,讓老師的聲音傳送到孩子耳朵時是夠大聲而且清楚的。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常見三個影響聆聽品質的破壞因子—距離、噪音、殘響(或稱迴響、回音)。前一個段落已經介紹過距離與聲音之間的關係了,那噪音呢?
在教室裡,除了老師的聲音,還可能出現其他各式的噪音(就是不想聽到的聲音),例如:電風扇/冷氣的運轉聲、桌椅的搬動碰撞聲、同學的聊天說話聲、隔壁教室的朗讀聲、走道上學生的嘻閙奔跑聲、甚至是校園圍牆外的車水馬龍聲。噪音除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分心之外,更嚴重的是會遮蔽老師的聲音,還有影響聲音的辨識度,造成孩子的理解困難。我們常用訊噪比,也就是聲音訊號與噪音之間的差值(signal-to-noise ratio, SNR),來檢視一個環境是否有利於聆聽。如果聲音訊號大於噪音,訊噪比是正值,比較有利聆聽。反之,如果噪音大過聲音訊號,訊噪比是負值,比較不利於聆聽(圖二)。聽損孩子需要更好的訊噪比,才能跟聽力正常的同儕有一樣好的學習表現;縮短跟老師的距離雖然也可以提高訊噪比(因為老師的聲音變大聲了),但如果教室噪音還是很多,一樣不利於聽損孩子聆聽。遠距麥克風與老師嘴巴的距離才15公分,因此接收到的老師聲音音量是大聲的,如果再加上遠距麥克風的方向性麥克風科技,以及自動提高增益以應付高噪音的功能,教室訊噪比會更理想,孩子的聆聽也會更有利、更不費力。
殘響是聲源停止後聲音繼續存在的現象,來自於聲音訊號在行進中遇到物體表面(如:牆壁、地板)的反射。殘響的音量比聲源小,出現的時間也會稍微延遲,比聲源出現時間晚一點。殘響之所以會影響聽損孩子的聆聽,是因為當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的聲音是一連串的(例如:『請小朋友把國語課本放進書包。』),而前面聲音產生的殘響(例:『友』的殘響)有可能和後面聲音疊加在一起(例如:『本』),造成辨識的困難。如果使用FM或其他遠距麥克風系統的話,因為訊噪比被提高,殘響的干擾就會降低。
距離、噪音、殘響三者都會影響聽損孩子在教室聽老師說話,雖然讓孩子坐在前排可減少距離造成影響,但我們仍建議孩子使用遠距麥克風,這樣才能同時改善噪音和殘響的問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