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極串有長有短,有直有彎,到底有什麼差別?

準備植入電子耳的大人或是小朋友的爸媽在聽電子耳廠商說明產品時可能會聽到植入電極有分長電極、短電極,或是直電極、預彎電極等等(見圖),這些長短、形狀不同的電極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圖片來源:澳洲 Cochlear 公司
圖片來源:澳洲 Cochlear 公司

要談人工電子耳電極串之前,我們先簡單描述一下耳蝸。耳蝸呈螺旋狀繞著蝸軸約兩圈半,如果拉長,長度約3.5公分。耳蝸內的每一個毛細胞與數個聽神經纖維連接,聽神經纖維在蝸軸集結成束,一直延伸到腦幹,即為聽神經。毛細胞經傳入的聲音剌激後產生電位反應,聲音訊號便轉換為電訊號傳遞至聽神經纖維,再至大腦中樞(見圖)。

植入人工電子耳的人主要是因為耳蝸毛細胞的功能所剩不多,助聽器即使將聲音放大傳入,毛細胞解析出來的聲音仍無法提供大腦做理想的判讀與理解。人工電子耳的替代方式是放棄毛細胞不用,將電極串置入耳蝸當中,電極串上的電極再放出電流直接剌激蝸軸的聽神經纖維。

電極串的設計有諸多考量;在這裡,我們就只針對電極串的長度和形狀來討論,並說明相關的考量因素

與電極串長度有關的因素 add remove
  • 耳蝸構造:前面提到耳蝸有兩圈半,長度約3.5公分,但發育異常的耳蝸構造就不一樣了。有些耳蝸只發育出一個空腔(稱做共同腔),有些耳蝸發育少於一圈,有些耳蝸只發育出一圈半…。因此,針對耳蝸發育異常的植入者,電子耳製造商便設計不同長度的電極串。
  • 製造商的設計哲學:三家主要電子耳品牌的標準電極長度不一,部份原因與他們的設計哲學有關。標準電極長度最長的製造商認為電極串的植入深度應涵蓋耳蝸底部至頂部(稱為全植入),如此才能剌激到所有的聽神經纖維,達到最佳的聲音解析效果。別的製造商則認為利用其他的聲音處理參數設定也可達到好的聲音解析效果。
與電極串形狀有關的考量 add remove
  • 保留殘存聽力:由於近年來植入人工電子耳的聽力條件放寬,有較好的殘存聽力,因此保留耳蝸完整性,減少植入時的耳蝸創傷進而影響聽力便成為一個電極串設計的考量點。改善方式除了讓電極串前端較細外,還有就是配合耳蝸的螺旋形狀,將電極串設計成預彎造型,讓植入時電極串可以往蝸軸集中,避免當成耳蝸外側壁的創傷。
  • 集中剌激電流、提高電子耳的效能:預彎電極串設計的另一個用意是希望電極較靠近蝸軸,使得電極放出電流時能集中剌激特定範圍聽神經纖維,達到更好的解析效果。此外,較靠近聽神經纖維也使得剌激效能提高,電流設定就可以降低。不過,有研究指出,如果植入位置不理想,預彎電極串的預設效果還是沒有辦法發揮。

各種電極串都有設計上的適用對象和優缺點;在台灣,電極串的選擇還牽涉到健保給付與否。因此,最好是與醫生、聽力師以及電子耳代理商了解後,再做最後的決定。

輔具科技發展對聽損者的口語溝通造成不少改變

小自增加溝通的便利性,大至為極重度聽損者帶來口語發展的可能性,且讓我們進入輔具大觀園一探究竟。

向上滑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