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知覺發展的關鍵在大腦整合和記憶的能力,大腦的發展是經驗的累積,聽覺問題需針對不同年齡、經驗的聽覺系統,統合中樞資源來「增能」
聽力學興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聽語領域的專家對療育或復健相似的內容用了不同的名詞,台灣則翻譯自美國。聽損早療(聽覺創建)或聽覺復健在界定上也是模糊的以年齡為分水嶺,如果了解大腦運作的機制,便知道大腦是由經驗塑造,時時都在改變,療育、介入、創健、復健的用詞,似乎都不能正確反映對聽覺失能者的改善。各知覺發展的關鍵在大腦整合和記憶的能力,大腦的發展既是經驗的累積,聽覺問題需針對不同年齡、經驗的聽覺系統,統合中樞資源來「增能」,因此,本工作坊用聽覺增能概括全齡的聽損療育服務。
台灣新生兒聽力篩檢全面實施、人工電子耳納入健保;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等現況,聽覺增能需求普遍存在於各年齡層的聽損族群,醫院或機構本位的服務方式已無法滿足社會變遷聽損人口快速增加的專業需求。國外已積極推展聽損服務社區化,台灣面積不大,社區服務的理想是容易達成的,惟輔具配戴後的聽覺增能服務普遍不足。有鑑於此,基金會開辦聽覺增能工作坊,為第一線的聽力師、語言治療師、特教老師定期提供一系列從理論整合到實務規劃的課程,幫助各領域的聽損專業老師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提供滿足個案需求的服務,成為基金會推動聽損服務社區化的夥伴,為台灣聽損領域共榮共好。

2024聽覺增能工作坊
聽覺增能工作坊不僅收穫了各界的肯定與支持,我們也順利培訓了俱備聽覺增能專業能力的夥伴,並加入了我們社區服務的行列。2023年在進行實務課程時,發現部份聽損相關的重要基礎知識略有不足,因此將第二期工作坊課程內容做了微調,邀請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專家學者主講,主題包含有:
- 大腦的運作與學習
- 聽覺系統的功能
- 聽覺能力評估
- 中文的聽覺處理、音韻學和閱讀
- 從大腦結構與聽覺輸出系統談聽覺增能的可能
- 從認知神經科學觀點看老化與認知功能變化
- AI於口語溝通的應用
- 學習能力評估
- 個案研討:學前及學齡/單耳聽損個案
- 個案研討:成人聽損個案/中樞聽覺處理障礙(CAPD)
- 談聽損兒童初階心智理論發展
- 聽覺增能規劃
- 期末測驗與檢討
2023聽覺增能工作坊
- 聽覺系統的功能
- 大腦與語言發展
- 聽覺的多重宇宙
- 語調聽覺法
- 聽覺能力評估
- 聽覺能力解析
- 學習能力評估
- 個案討論-學習能力解析
- 聽覺增能規劃
- 期末測驗與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