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科學證實
大腦至少用八種不同的智慧(方法)來學習周遭事物:語文、空間、音樂、人際、數理邏輯、肢體動覺、內省、自然觀察智慧,每個人的八種智慧都有不同的優弱勢,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學習特質。對於不同年齡的聽損者,要依著大腦的發展現況和個人的學習特質,才能擬定滿足個別需求的服務,聽損者也才能發展出健康的自我形像和平衡的身心靈。為此,我們創立符合大腦學習模式的智慧整合聽語教學系統(簡稱ITSMI),此系統是在嚴格的聽力學管裡下,針對不同年齡的聽損者,運用不同的課程讓大腦總動員,來改善聽覺問題。有些課會視需求,不定期開課,請上官網或來電查詢。
2.1 學齡前 (聽損早療)
嬰幼兒期大腦的各種功能正在發展,需要豐富的多感官經驗,才能發展出強大的整合和學習能力,進而展現出本身就具備的多元智慧。我們為此階段的聽損嬰幼兒提供了下列課程:
建構大腦發展溝通,1對1上課。
教導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在多感官的探索和活動中建構大腦並發展溝通、在多元智慧的遊戲中發展認知語言、在生活經驗中發展高功能的聽覺技巧,使聽覺成為自然溝通的有效管道。
半日班
發展多元智慧奠定與真實社會融合的能力,3-6人團體上課
透過智慧整合的教學活動,擴展孩子的認知深度和語言廣度,增進語言理解及表達的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從人我互動中培養思考能力,學習生活常規及人際技巧,以奠定與真實社會融合的先備能力。
人際課
發展心智理論與人際互動能力,2-8人
幼兒天生就有了解他人意圖的能力,這不可見的能力在兩歲前開始發展,透過人我互動在內心建立某種解讀世界的準則,這就是他個人的心智理論。心智理論的發展,是成功的人際互動必備的能力,而學習能力的根源來自人際關係,這一連串環環相扣的能力都在幼小時隨著身心同步發展出來的。
在小團體中,老師提供適切的環境和活動,讓聽損兒童嘗試去理解他人「與自己不同」的想法或情緒、培養同理心以及語用能力、提升正向的溝通技能,為下一階段(幼兒園)的學習做好準備
嬰幼兒感覺運動課
透過多感官活動,建構大腦與聽覺能力,4-8個家庭
大腦初始的運作通路需要許多實體的感覺經驗來建立對世界的理解和學習的網路。感覺運動是大腦發育和學習的重要環節,因為,大腦是透過肢體動作,理解所接收到的感覺訊息,幼兒認知和智慧的發展,姿勢、說話、塗鴉、閱讀等一切溝通技巧都是以動作為基礎,而聽覺能力的發展更是在動中建立。
父母是孩子最佳的老師,在每一堂課中將學會一個幫孩子發展的重要觀念和技能; 幼兒是學習發展的主導者,在每一堂課中將透過感覺運動展現出自信的自我,發展出帶得走的學習能力。
多元的課程讓孩子在嘗試過程中,有機會發現自己的優勢智慧,激發學習的熱情。因要有足夠能力相似的孩子才能開課,所以有些課是不定期開課。
生活情境課
孩子在課堂學會的技能,必需能在真實生活中主動運用,才是真正的擁有此能力,本課程藉由模擬情境的活動,老師才能瞭解孩子是否已有能力獨立面對真實生活,孩子也同樣需要這樣的過程自我了解。
進階語文課
以故事為藍本,老師運用故事分析技巧,引導孩子學習思考不同層次的問題,並延伸出不同智慧的作業單,可以是語文智慧的練習,也可以是空間、觀察智慧的培養等。活潑的上課方式不但增加了孩子間的互動技能、自我表達的能力和信心,更在故事學習中培養正向的社會價值觀及面對事情的態度。非常適合已具備四歲孩子的語言能力,但對團體互動和主動表達較羞怯的孩子。
推論與寫作
透過一系列結構性的故事,有系統地引導孩子使用高層次的思考技巧,用螺旋式的學習方試,將孩子已擁有的故事結構、排序、分類、推理等的知識,充份的反覆練習,掌握事件的相關、異同、因果的概念本質(規則),進而能使用規則復製、預測、創造一系列的事件,而不僅是回答與事件有關的問題。最終孩子能發展出閱讀、寫作及思考等技巧。適合大班或小一的孩子,但必須先通過語言能力測驗。
音樂課
音樂智慧是孩子最早發展的智慧之一。大腦天生就是跨感官進行運作,所以嬰幼兒聽到音樂,便能隨著節奏擺動身體,這樣的傾聽和運動經驗能強化聽覺功能。另外,嬰幼兒情緒調節能力是在出生後,與父母互動中逐漸發展出來的,兒歌、童謠、節奏和感覺運動是嬰幼兒最喜歡的環境氛圍,可以鎮靜或改變情緒,而它的重複性可讓「聽」變成「傾聽」,促進語言的發展。音樂遊戲是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及肢體等,傳遞情感、認知、語言、音素的訊息,幼兒從中學習節奏、詞彙、段落、情意等的組合發展出語言、數理、空間、律動、人際等多元智慧。音樂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席的元素!
美術課
多數的聽損孩子都有較優勢的視覺空間智慧,在美術課裡透過觀察將周遭事物圖像化,孩子漸漸了解將自己腦中的圖像畫出來,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就能進一步透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思維,藉此提升認知、情感、知覺、美感和創造性的成長。
戲劇課
引導孩子從操弄身體和聲音來瞭解個人與空間的關係,將周遭事物藉由身體演譯與人溝通,也可從角色扮演中,學習事物特徵的掌握、情意的表達,產生同理心並能培養模仿、聯想、想像與創造的能力。
2.2 學齡至樂齡聽覺復能課程
聽力損失可能發生於各年齡層,對於大腦已有相當發展的聽損者,如何將輔具的新聲音融合在舊有經驗中,讓大腦重組產生適應是學習的重點;對於大腦已開始退化的樂齡聽損者,如何應用舊有認知、發展溝通策略和提升參與活動的動機來延緩老化,便是聽覺復能要強調的重點。我們針對不同的需求,提供下列服務:
讓聽覺系統恢復既有能力並擴展新能力,1對1上課,期程約為3~6個月。
對於沒有輔具經驗或佩帶助聽器的學齡以上聽損者,當植入電子耳後,大腦無法辨識輸入的是電訊號而不是以前的聲訊號,而產生「有聽沒有懂」的問題。大腦的資料庫需要時間將新聲音和舊經驗聯結。聽覺系統轉換課程能縮短適應新輔具的時間,讓聽覺系統重新恢復既有的能力,使生活回到原有的軌道,繼而擴展新的能力,將自己的世界變大。
提升自我倡議的能力,有信心的面對生活上的溝通問題,團體上課;期程視需求調整。
學齡以上聽損者在就學或就業階段,可能有人際溝通的困擾,造成心理或情緒失調,影響學業或職場融合。本課程用團體支持的方式,成員們可輕鬆自在的說出自己的現況、想法和期待,在彼此理解、同理的氛圍下,由老師帶領做溝通策略的演練,各種情境問題的討論及解決,提升自我倡議的能力,有信心的面對生活上的溝通問題,建立自我價值促進身心靈平衡。
激起參與活動的動機,提升生活的品質和延緩老化的速度。依需求採團體或1對1上課,每期10堂課。
課程重點在專業支持和陪伴下,讓樂齡者和溝通夥伴依他們的步調了解:聽力損失所致不可逆的限制、助聽輔具不完美但可改善哪些聆聽問題、學習溝通策略來補救互動的困難。在專業的陪伴下,渡過心理調適階段,重新激起參與活動的動機,才能提升生活的品質和延緩老化的速度。
找出改善聆聽問題的方法,有需求者請與我們聯繫預約諮詢。
聽力正常的人,仍有7.3%因為中樞聽覺系統處理訊息的功能異常而產生聆聽困難(Bellis, 2003),但其行為表現常被誤解為學習障礙、注意力缺損等其它障礙族群。藉由諮詢,可了解自身聆聽問題的原由,並能從輔具、環境調整、溝通策略、自我倡議等建議中,找出改善聆聽問題的方法。
聽覺管理服務
專業解答
聽覺系統評估
嬰幼兒聽力檢查
助聽輔具驗證
助聽輔具借用
聽損者職務再設計
大專校院及高中職調頻系統評估
自我倡議能力提升
智慧整合聽語教學服務
學齡前聽語教學課程
個別課程
團體課程
多元課程
學齡至樂齡聽覺復能課程
聽覺系統轉換課程
人際溝通支持課程
樂齡聽覺復能課程
中樞聽覺處理異常(CAPD)諮詢
家庭 / 個人支持服務
新生家長5堂課
講座與活動
家庭訪視
到宅服務
家長會
手譯/聽打申請
會內外補助諮詢與申請
社會適應與宣導
轉銜服務
宣導服務
專業演講
異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