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聽健

應用不同領域的新觀點來翻轉以往教養、學習和教學的思維,讓聽覺健康服務工作最佳化

長期以來,人們簡單的把聽覺輸入和輸出畫上等號,認為改善了聽覺輸入的問題,一切因聽損所引發的次發性問題便迎刃而解了,這種將處理的焦點放在「輸入端」的觀點,因大腦科學和聽力科學的蓬勃發展而面臨挑戰。在這裡你會了解我們如何應用不同領域的新觀點來翻轉以往教養、學習和教學的思維,讓聽損服務工作最佳化。另外你也會了解基金會因應社會需求,而要推動應做而未做的維護聽覺健康的新工作、新觀念。

「以社會最大的需求訂定服務的方向」~從「聽損早療」走向「全齡聽覺健康維護」 add remove
創始之初紮根台灣聽損領域,需要願景和意志力

 

「1996年,由於台灣聽損幼兒早期療育十分缺乏,基於以社會最大需求為服務方向的前提下,婦聯會成立了聽障文教基金會。從培養人才、引進國外最新的觀念與科技開始,積極致力於台灣聽損早療的紮根工作。」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管美玲娓娓道來這段創建的過程。

「成立之初台灣缺乏聽語專才、特教系沒有聽障組的分類、聽損醫療設備及服務知能有待提升、聽損早療社會福利不足,因此基金會便從醫療、教育、社服三個面向進行紮根的工作:

  1. 提供國外留學經費,培養台灣聽損專業碩博士人才,共培養了3位聽力師和1位聽障特教博士。
  2. 辦理聽損嬰幼兒教保人員研習班,培育早療人才。
  3. 引進各類聽損療育方法(語調聽覺法、聽覺口語法、聽覺說話法等)。
  4. 捐助振興醫院成立聽覺醫學中心及顳骨實驗室、引進人工電子耳微創手術,提升台灣聽損醫療和耳朵顯微手術的品質。
  5. 成立台灣唯一立案的聽損日間照顧機構,提供早療服務,將台灣當時的聽損療育從3歲下降至零歲,並推動療育補助、人工電子耳補助及健保給付、新生兒聽篩等社會福利工作。

這些蓽路藍縷的首創工作,歷經多年的努力才得以實現,對於台灣聽損患者在醫療、教育及福利政策上產生極大的影響。」

兩件欣慰的事~

 

建立聽損領域的基礎工程

 

回首走過26年的耕耘路,管執行長說,因為有當年的推動及多年的努力,早療法規和福利政策逐漸完善、聽語師法的制定、新生兒聽力篩檢的全面實施、人工電子耳納入健保給付、早療資源從不到10個單位增加到20多個單位、以病人為本的團隊醫療服務模式的建立、顯微手術學習的本土化等基礎工程都已完成,使更多的家庭受惠,這是讓她非常開心及與有榮焉的事。

 

創立強調聽覺功能與大腦功能融合的智慧整合聽語教學系統

 

其次讓管執行長覺得欣慰的是20多年前基金會依大腦科學理論所創立的「智慧整合聽語教學系統」的理念,與近年來聽損長期研究結果及專家學者提出「聽損教育要走出傳統強調聽與說的教學模式」的呼籲是一致的。

回顧這條「教」與「學」的改革之路,管執行長表示一路走來十分孤單,需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因為當年最常被問到的是「這是什麼教學法?教科書上有寫嗎?」。我們深知語言發展要和其他身心發展同步進行,才能發展出融合社會的能力,這是早期教育的最終目標。但這無法一時間說得清楚的問題,便讓一般人難以深入的了解基金會考量童年學習無法重來,為聽損孩子建構一生都需要的社會適應能力的用心。

聽覺復能服務的是人不是耳朵-改善聽損問題的關鍵在大腦

 

管美玲執行長強調,「聽覺復能的服務,服務的是人不是耳朵。聽覺問題要從大腦整體發展去思考,不同年齡的大腦資料庫是不同的,所用的方法和策略自然不同。

新生兒聽力篩檢實施後,來到中心接受服務的個案年齡層由2、3歲逐漸降低到2、3 個月,如果用教2、3歲孩子的方法教嬰兒,肯定是行不通的!讓基金會思考要如何充實團隊的知識技能,才能夠提供適合嬰兒階段的聽損教學與內容。

因此從大腦科學對嬰幼兒大腦學習機制的研究中,創立了「聽損嬰幼兒感覺運動課程」,從建立家長與時俱進的教養觀念切入,以嬰幼兒的發展為藍圖,建立大腦感官整合的能力,達到提升聽覺處理效率和功能的目的,進而發展認知語言,而課程的形式也從之前一對一教學調整為小團班的模式」。

「從高雄、台中到台北逐步開課,看到1歲多和幾個月的寶寶能夠在團體中互相學習,從書本上的知識變成實務上的驗證。『是孩子教導我們他們是怎麼學習的』、『學習應由孩子主導』,這些書上的金句是在親自教學後才有深刻的體會。」開課後獲得廣大的回響,管執行長開心地說這個課程的成功,更能確認改善聽損問題的關鍵在大腦,以大腦科學為本的「智慧整合教學系統」是經得起考驗,基金會有信心的邁向全齡服務的目標。

 

從「聽障」到「聽健」-需求在哪裡我們就需要在那裏,這是社會責任

 

管執行長進一步說明了基金會改名的原因,「2019年有見於聽損早療在台灣已發展成熟,我們一向認為需求在哪裡,我們就需要在那裡,還有更多應做但被忽略的聽覺健康維護工作需要推動,因此我們更名為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開啟服務的新紀元。」管美玲執行長已有很清楚的規劃:

  1. 推動聽損療育社區化
  2. 宣導樂齡聽覺維護和復能新觀念、服務模式的建立
  3. 深化聽覺中樞處理異常的專業服務
  4. 擴大偏鄉聽覺專業服務、諮詢
  5. 成立培訓中心,培養跨專業、跨年齡的聽損服務人才
不斷創新面臨的挑戰-路是人走出來的

 

管執行長認為社會變遷非常快,現在不論是醫療或管理工作都已進入機器和人一起工作的時代,成熟的服務、管理系統已能做好有效的風險管控,然而基金會推動的創新工作,仍然要面臨三項重要的挑戰:

  1. 觀念宣導:大腦科學、新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的的興起,把對「人」的瞭解推向一個新的境界,父母、第一線專業服務人員,要善盡教養、療育之職,就要用新的科學知識來改變自己的觀念。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曾說過:觀念改變的速度,遠不及科技進步的腳步。可想而知觀念宣導是創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普及新觀念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2. 人才培養:聽語學程培養的是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但服務「人」的工作,講求的是品質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數量,是要具備跨專業、跨領域的能力,這需要在職場上有力度的培育。面對全齡服務的目標,如何精進專業的廣度和深度,是人力培訓的重點,也是基金會對台灣聽損領域想盡的一點棉薄之力。
  3. 經費來源:社福機構共同面對的問題就是經費,但執行長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服務工作獲得認同便能獲得支持,如何通過各種平台,讓更多有愛心的人看見我們的需求,是專業之外的挑戰。基金會附設至德聽語中心是個立案機構,定期受地方政府和中央的評鑑,成績總是優良,執行長說基金會謹用此成果回饋所有捐款人的愛心。

 

「聽語師服務的對象從新生兒一直到百歲長者,他的年齡跨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學會在這裡是扮演一個專業精進的先覺者,要回應社會的脈動,嗅覺是要夠敏銳,才可以超前部署地為這些聽語師準備服務即將來到的社會問題。」

對聽語人員的期許,管老師引用了查爾斯․舒伯的話: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能力設限時,他也同時限制了自己的成績」

並期許能在沒有設限的聽語服務空間裡與聽語人員相遇,一起創造專業服務的新典範。

 

註:本文原刊於台灣聽語學會電子報。

聽損早期療育世界趨勢 add remove

個世紀是聽損領域極具戲劇性變化的年代,不同領域的發展和研究成果,釐清了許多聽損的問題。助聽輔具的發明和精進對長期以來溝通方法的爭論,引發了以口語為主流的趨勢;聽力學專業和基因工程的興起,人們清楚了聽損的原因和其處理聲音的特質,因而明白助聽輔具無法解決或滿足所有聽損者的需求。以何種方法學習語言再次引起關注,有研究指出沒有那一種方法可以證明比其它方法好,爭論小孩應採取何種溝通模式,會不利小孩的心理健康。當聽損領域還聚焦在語言發展和溝通模式的議題上,早期療育的領域早已蓬勃發展,帶來新的視野和觀點。

早期療育這個新興的領域,在美國發展已超過50年,它的架構是從發展生態學、發展心理分析、行為學習和認知發展、神經生物學等領域擷取出來的,它重視生命的早期有哪些因素對發展造成長遠的影響;它強調用多元的策略來滿足每個孩子的獨特性;它呼籲用符合腦神經運作機制的教學方法讓孩子有效學習;它提出用長遠的眼光擬定目標,從社會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來評估早期療育的成效。這是個從全人發展的觀點指出介入特殊幼兒應有的方向和趨勢。

美國嬰幼兒聽力聯合委員會在2007年聽損早療原則中,提出要定期對聽損嬰幼兒進行發展性評估,除了認知、聽語評估之外,還包含了社會情緒的評估;委員會又在2013年的最佳施行方針中,強調早期療育是團隊服務,各相關服務提供者,必須具備核心知識和技能,回應了早期療育的觀點。

台灣在2012年實施全面性新生兒篩檢,接下來要面對的是聽損早期療育的工作,我們不能用教大小孩的觀念教小小孩。早期療育的發展,台灣是跟隨美國的腳步,發展已超過20年了,相關的福利政策的推動、聽語專業人員的養成、教育系統向下的延伸,早療單位服務品質的監督管理等,都已邁向成熟的發展,唯獨聽損早療從業人員缺少養成的機制。基金會看到了這個迫切的需求,出版了《孩子,我懂你》,整合各領域新知融合在聽損早療實物工作上,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助父母或早療團隊調整觀念踏出正確的第一步。基金會期盼在世界早期療育發展的趨勢下,能為聽損領域盡一分心力,讓各類聽損幼兒在專業團隊的介入下適性的發展,發展出成功生活必備的能力和平衡的身心靈。

聽損教育專家的呼籲 add remove

2015 於希臘雅典舉行的國際聾人教育大會(ICED),許多專家從研究結果提出一致的呼籲-聽損教學的觀念需要改變:

  • 澳洲Greg Leigh強調不要堅持有效的方法只有一種,聽損教育要具有複雜性和多樣性,才能滿足各類型的需求性。
  • 英國Sue Archbol強調聽損教育要與時俱進,聽損兒童需要的是良好的親職與完善的教育而不是治療。她更指出研究顯示,聽損兒童在小的時候語言與閱讀表現與同儕接近,但在青少年時卻落後同儕,這表示我們沒有提供適當的教育。
  • 美國Karen Emmorey強調我們用大腦閱讀和聆聽,而不是眼睛和耳朵。
  • 美國Marc Marschark強調知道聽損者如何學習比要採用何種語言(口語或手語)管道更重要,聽損者在學習過程與成效面向十分歧異,所以不會只有一種教育安置和教學方法。他指出聽損教育走了很長的路(超過100年),但還沒達到目標,要大家繼續努力。(參考特殊教育季刊139期P27-34)

這樣的省思相較科技發展的速度緩慢了許多,但終究迎來了改革的浪潮。基金會在成立之時便決定以大腦科學為本,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雖然沒有典範可模仿,孤獨的走自己的路,但聾人教育大會(ICED)的呼籲,給了我們極大得鼓勵,二十多年前正確的決定,證明我們在聽損教學上是「超前佈署」。

本會創立智慧整合教育系統,便是依據大腦學習機制及大腦皮質在各年齡層的發展需求來規劃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強調優勢能力和學習歷程,使聽損者具有健康的自我、多元的思考及自我倡議的能力,最終能達到療育和復能的終極目標—社會適應。

用音樂優化大腦 add remove

樂存在於人類歷史已久,可以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態度以及一種媒介。聆聽音樂不只是聽覺的享受,還能引發我們的情緒、我們的記憶,以及我們想要隨音樂而動的衝動,所以嬰幼兒聽到音樂,便能隨著節奏擺動身體,這樣的傾聽和運動經驗進而能強化聽覺功能。近期因為腦神經科學的蓬勃發展,我們始能一窺大腦對音樂的處理機制,也驚覺到音樂對大腦的影響是廣泛而多面向的—音樂能同時激活大腦多個區域、音樂能強化兩半腦間的連結、音樂訓練能重塑大腦結構與功能、音樂訓練有助於專注力提升及大腦執行計畫的能力…。另外,嬰幼兒情緒調節能力是在出生後,與父母互動中逐漸發展出來的,兒歌、童謠、節奏和感覺運動是嬰幼兒最喜歡的環境氛圍,可以鎮靜或改變情緒,而它的重複性讓「聽」變成「傾聽」,可促進語言的發展。

因為音樂的「魔力」,許多領域利用音樂進行治療或介入,例如:中風病人的動作復健、老年人的大腦訓練、特殊兒童的音樂介入等。聽損兒童的音樂介入以往聚焦在聽覺技巧及口語的提升,希望透過音樂與口語中共同的特質,加強聽損兒童的感知,例如:節奏(說話速度快慢/節奏)、強弱(說話音量變化)、音調(聲調高低)等。如今,腦神經科學提供給我們的知識,足以讓我們了解一件事—音樂在聽損兒童身上可以發揮更強大的作用!

基金會研發的智慧整合聽語教學系統部份理論根基於腦神經科學及多元智慧,因此了解音樂在建構聽損兒童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並於2008年出版《天使寶貝認知語言音樂學習系列》,提供父母和專業人員一套跨領域整合的輔助教材,基金會現將此套教材製作成APP,讓這套音樂認知語言學習媒材能夠更方便使用。

眾所皆知故事和音樂是引發與幼兒互動最常用的材料,故事有豐富的語料、組織性結構、明顯的因果關係和有趣的情節,若學習目標擬定清楚,教學策略規劃得宜,對幼兒語言、邏輯、內省、人際等發展有潛移默化的功效。而音樂遊戲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及肢體等,傳遞情感、認知、語言、音素的訊息,幼兒從中學習節奏、詞彙、段落、情感等的組合發展出語言、數理、空間、律動、人際等多元智慧。因此,本套教材將學齡前各年齡層認知、語言和心理情緒發展的要素編入,並結合音樂律動和親子遊戲,讓沒有經驗的父母或老師可依指導說明及App內容進行親子活動。對有經驗的父母或老師,這也是一套極容易操作、可彈性變化及廣泛應用的學習活動參考工具。

智慧整合教學是符合大腦學習的模式 add remove

非詩人David Wright 7歲失聰,他認為「正常兒童可經由交談和閱讀,在無意間便輕鬆累積多樣化的資訊;聽損兒童一點一滴的知識,都必須透過正式教學而獲得,正常與聽損的差異就在這裡」。簡單而言聽覺損傷造成聽覺系統處理聲音訊號產生質與量的改變,聽損者即使戴上輔具,跨聽和選擇性聆聽的能力並未修復,使得聽損在多人溝通、吵雜環境中聆聽都有力不從心的困擾,而學習中的聽損兒童在生活環境中喪失了許多隨機學習的機會,而隨機學習正是學前兒童主要的學習模式,因此學會語言的發展。

電子科技一日千里,助聽輔具邁入數位時代,大大提升了助聽的功能與品質。人工電子耳重建耳蝸功能的成效普受肯定,突破了聽力損失所帶來口語學習上的限制。聽力科學的蓬勃發展,對聽覺系統生理與病理有了新的認識,更釐清了聽覺損傷、聽力損失、聽覺障礙所引發的問題。聽力篩檢及評估工具的研發,讓聽損兒在零歲期便能被診斷出,進而使聽損早期療育從口號變成實際的行動。腦神經科學的精進對智慧有了重新的定義,致使教育者重新審視教學的重要涵義,更因而掀起全球教育改革的風潮。

這一連串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新思維、新視野,讓我們瞭解到對於聽損者復能的工作不能只聚焦在「適當的輔具和聲音輸入」上;對於聽損孩子,不能再以「開口說話」為滿足,而是要提昇他們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主流社會適切地融合在一起,成為真正獨立的個體。大腦的主要功能就是整合和記憶資訊,將整合的功能發揮,才能達到有效學習和記憶。為此,本會首創智慧整合聽語教學,將多元智慧(語文、邏輯─數學、肢體─動作、音樂、空間、自然觀察、人際、內省等八大智慧)概念應用於聽損療育和復能中,建立了有別於以往只重視“聽"和“說"的教學模式。對於聽損者我們要從個案既有的經驗中,找出其聽覺和學習的優勢能力,設計活動讓大腦學習適應新聲音、發展溝通策略、提升參與活動的動機達到有效溝通,在此同時尚可激發大腦產生新的迴路,改善生活品質。對於正在發展中的聽損兒童,我們則引導其在自然情境中發展多元智慧,進而加強其優勢智慧,來提昇其弱勢能力,幫助聽損兒童奠定接受主流教育必備的獨立學習和社會適應的能力。(參考經營多元智慧等相關書籍)

是孩子教我怎麼教 add remove

灣聽損教育發展已超過百年,我有幸經歷口語發展的不同階段,雕塑出現在的療育思維。在早年社會資源不足、專業知識和人員欠缺、助聽科技發展有限的年代,教學的重點是放在孩子身上,父母和家庭並沒有被要求積極參與,教師憑著是一股熱誠和毅力,教學方法多是要孩子跟著成人仿說,孩子能開口說話便是極大的成就,也常被形容為「奇蹟」。

隨著助聽科技的精進,聽語專業在台灣的發展以及早期療育的推廣,聽損療育是以「專業」的方式執行、以「團隊」的模式服務。父母和家庭被要求積極參與;教師和團隊其它成員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社會資源提供許多家庭支持性方案;聽語評估和長短期計畫都要精準到位,當然口語學習成效也就大幅提升。聽損孩子只要及早發現、聽損非中樞神經性,開口說話已是基本要求,能及早融合於一般學習系統才是療育目標。

然而,當孩子帶著語言能力進入一般學習系統時,更大的挑戰正迎面而來。口語能力不等於學習能力,爆炸的資訊來不及消化吸收;口語能力不等於社交能力,複雜的內心情緒不知如何調適;口語能力不等於解決問題的能力,眾多身邊所發生的人、事、物的問題,沒有敏銳的覺知和處理的方法,或者過度敏銳反應不當。當我觀察到這些現象時,內心浮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聽常孩子也會遇到挫折,但聽損孩子似乎脆弱些?要怎樣才能幫助他們?我知到講道理、教轉念都難達到實質的效果。另外,這些能力的發展還需要一個面對事情的正向思考態度,要如何形成?這儼然是身心靈的議題,我要如何面對?

我於是回到發展的源頭找答案,孩子看不到自己,他們是從成人的眼裡看到自己。當聽損被確診後,在他身邊成人的目光焦點都集中在聽和說的問題上,聽損孩子從成人的焦慮、惶恐、急切等情緒或肢體語言解讀自己是誰。我恍然明白,發展是全面性的,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和能力結構不同,引發思考的方式也不同。專業人用專業的高度來擬定目標,拉著孩子往前走,這原是專業人的職責,但如果目光在遠處,就無法看到孩子當下的需求和個別性,如果只關心聽說的發展,當然也看不到其它的特質和能力。因此,我決定蹲下來,這樣我才能看到孩子的全部,當我能看到孩子的優勢能力,孩子必能感受到自己的強壯當我能包容孩子的不一樣,孩子必能感受安全的自在學習;當我能滿足孩子的學習需求,孩子必能增長自信心。這些內在成長和外在成長是同步的,健康的自我形象和正向的思考能力是在認知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滋養出的。智慧整合聽語教學的初始思維因而產生,歷經多年的探索,跨領域的廣泛學習,主流和非主流身心靈相關的論述都在我的學習清單內,至今在全體團隊的努力下發展出完整的教育系統。快樂的學習、自信的與人互動、正向的面對問題等轉變,是給智慧整合教學系統最肯定的回饋。

回首來時路,翻轉我教育思維的是這些聽損孩子們,是他們牽著我的手帶我跳出專業的框框,讓我看到學習的無限的可能,而這些善知識、理論、研究早就擺在那裡,等我來取!現在基金會要將療育擴展至全齡,智慧整合教學系統也完全沒有違和感,因為我們是從至高點看待學習的本質。對我而言這一條教學系統探索之路,實質是一條心靈成長之路,感謝這些如天使般的聽損孩子們!

認識自己的情緒—媽媽請和我的情緒做朋友 add remove

緒是一種主觀的感受,但會有客觀的生理反應。

大腦處理情緒的邊緣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反應多是直覺、反射性的愛恨分明,出生後便開始活躍的工作。情緒調節、思考和社交技巧,則是由邊緣系統上的皮質來處理,他是在出生後才漸漸發展出來的。

邊緣系統和大腦皮質要連合運作,才有理性和感性的情感。

孩子在3歲前透過人我互動中感受到對某人而言自己是特別的、有能力表達自己、有歸屬感、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才能認識自己的情緒。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邏輯思考(聽懂管教)、情緒平衡(不無理取鬧)、有道德感(不做不該做的事),但孩子年紀還小時是做不到的,因為大腦正在發展,所以當孩子鬧情緒時就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

孩子需要了解世界運作的方式,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但還沒有穩定運作的大腦皮質,提供內在的約束力以控管行為,因此需要外在的約束力,父母就要扮演大腦皮質的角色協助孩子的大腦產生聯結。

定義清楚的外在規則和界線,可以幫孩子建構內在的良知,當孩子意識到自己跨越了界線,表示皮質功能正在發展,內心開始有了自己的良知和聲音,懂得道德和自制。

建立規則的重點不是用「不」去表達父母的立場,而是幫助孩子認清界線的重要性,讓孩子學會自己踩煞車,在成長中人際關係和其他人生議題,才有成功的機會。

是大腦在聽聲音 add remove
耳朵只是讓我們聽見聲音,是大腦讓我們聽懂聲音,所以改善聽損問題的關鍵在大腦。

 

們的大腦是由神經細胞所組成的超級電腦,所有的感官都得將接收到的訊息傳給他,經過通盤的整合後做出預測和行為,也就是他不會片面的依靠某一感官的訊息做決定,即便人為的只給一個感官的訊息(如:聽覺),大腦仍然會搜尋資料庫裡相關感官的檔案,與新的訊息結合做出「聽懂了」的反應,這資料庫便是我們日積月累的經驗。這部生物電腦除了有超大容量的資料庫,還內建了強大的學習功能,會自動修正、調整建檔的資料,也會隨著想法、經驗、注意等重新配置串聯的網路,讓學習更有效。這些自動學習的本能,需要在出生後被環境中的成人啟動,才能繼續發展出一輩子都受用的能力。這部超級電腦相當有彈性,當送訊息的感官有了些異常,他會提升其他感官的能力來彌補,使影響解讀訊息的能力降到最低。瞭解了大腦的機制,首先要修正一個觀念:耳朵只是讓我們聽見聲音,是大腦讓我們聽懂聲音,所以改善聽損問題的關鍵在大腦。

因著大腦的發展,不同年齡發生聽損,所引發和要預防的問題也不同,對於聽損嬰幼兒而言,大腦的各種功能正在發展,需要豐富的多感官經驗,才能發展出強大的整合和學習能力;對於大腦已有相當發展的聽損者,如何將輔具的新聲音融合在舊有經驗中,讓大腦重組產生適應是學習的重點;對於大腦已開始退化的聽損長者,如何應用舊有認知、發展溝通策略和提升參與活動的動機來延緩老化,便是聽覺復能要強調的重點。

嬰幼兒溝通和學習的天賦靠環境啟動 add remove

通和學習是嬰幼兒與生俱來的本事,聽損並不影響天賦的存在,但要啟動這機制形成一生受用的內隱能力,讓聽損對溝通和學習影響降到最低的關鍵,不是彌補生理限制的輔具,而是嬰幼兒自出生後與環境互動的品質。新生兒聽力篩檢的實施,有效的降低發現聽損的年齡,面對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生命初始便參與影響他一生的父母、療育工作者,是需要如履薄冰地謹慎,因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發展是無法重新來過。知名的細胞生物學家Lipton認為要善盡父母之職,就是要運用新的科學知識來改變自己的教育和教養行為。

對出生第一天就已展現溝通企圖的聽損嬰幼兒,他的學習之路該如何開展,才能成為成為一個心靈自由、有責任、有信心、有意志的獨立個體,有能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是要仰賴父母和家庭環境來達成的終極目標。一切學習的動能都起源於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在互動中滋養出信任關係和安全感、自信心、正向心理、情緒調節、品格等能力,成為一生都受用的學習能力。(參考《孩子,我懂你》第三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add remove

入聽損領域的工作超過40年,參與聽損早期療育的推動也超過30年,留下了足跡也見證了歷史。早年是從特殊教育中窺知聽損孩的子的需求,但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後來才知道還需有聽語專業和其它生態支援的介入。當時的台灣尚未有聽語專業的學程,只有短期的培訓課程,我就是在那個豐衣足食但專業不足的年代踏進了聽損領域開展的先河。接著各方人士積極爭取社福政策的支持、早療領域的研究和知識浮現、跨領域跨專業的團隊服務模式觀念的形成等,讓聽損領域各個面向的拼圖因而相繼的出現,終於拼出聽損領域發展和需求的全貌。使得參與聽損領域推廣或服務的單位和人員便各按其分各守其職下,發展出前所未有的榮景,令人歡欣!

然而基金會針對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就業等不同年齡層的聽損者,對其需求進行大規模的調查,發現聽損兒小時候家人擔心的回歸主流、說話流暢等問題,已被人際互動、自我認同、自我價值等心理需求給淹沒了,而要滿足這些需求的內在力量,是在生命的早期形成的。早療理論早就告訴我們,不論使用的是口語或手語,早療是否成功,是應在高中階段評估其社會適應力(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而定的,這讓聽損從業人員和家庭都必須要正視的問題。所有服務聽損領域的參與者,都不能再各按其分各守其職了,而是要看見孩子未來的圖像,知道如何調整自己來契合這個趨勢,在每一個互動的機會裡,都要捨棄自己的框架,以孩子的全人發展心念,和其家人一起成就孩子的明天。

基金會服務沒有年齡的區分,參與這個大家庭裡的成員,每一個人都可分享自己的喜悅來激勵其它家人、用過來人的經驗幫助正在路上徬徨的家人,也可以呼求協助,讓眾人的力量得以輸送。最重要的是當我們在成就別人時才能知道自己的力量所在,在接受他人協助時也才能知道自己的珍貴。期盼每位來到這家庭的成員,都用愛灌溉這個園地,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

為什麼小乖不乖了? add remove

金會非常重視孩子學習時的情緒表現,因為情緒會直接影響學習成效。因此當老師發現孩子學習狀況不穩定時,除了對內報告也會主動與家人討論可能的原因。多年來所累積的經驗,孩子的心緒與家庭狀況、親子關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些知名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結果,這也是早期療育最需要著墨的地方。

對幼兒而言,語言初始的功能在於溝通,關愛的感覺是幼兒與父母對話中最關鍵的本質,這是一種感覺、情感的交流,幼兒可以感受到關愛才會對自己有良好的感覺。因此,無論幼兒的語言學習有多重要,都不及親子關係來得重要。當幼兒被接納、被瞭解、被支持時,安全感、學習動機、自信心、挫折忍受力等內在成長便悄悄的滋長,支持著外在行為更穩固成熟。

事實上幼兒感知覺是全然開放,每天都大量的吸收外界資訊,他不需要透過言語就可以瞭解他的家人對事務的感覺,尤其是對幼兒本身的感覺。幼兒無法看到自己是什麼?他是從成人的眼神和言行中感知自己是什麼?聽損幼兒容易錯過較多「關愛的言語」,親子互動中更需要正向的非言語訊息。所以當成人有負面情緒時,雖儘量遮掩,幼兒仍能感覺而直接反應在身體行為、生理變化上。

當家裡一向乖巧的寶貝,出現鬧情緒、不講理、不順服、不學習、不…….等「不乖」的行為,通常是他感覺周遭的氛圍異於以往,而自己又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表達也無用時,行為便成為他的語言。此時如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成人自己,問題並沒有實質的解決,孩子的行為就會日趨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對孩子而言每一天的成長都很可貴,基金會針對聽損家庭提供許多支持性服務,甚至會專案處理,所以當聽損兒家庭有些難解的議題,我們期待家庭成員能及早提出尋求協助。成人的世界要為這些成長中的孩子,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生態環境,孩子的世界便沒有「乖」與「不乖」的問題。

聽覺健康服務在地化、社區化 add remove

金會早在1999年就開始協助和推動偏鄉聽損服務工作,或許是大環境未成熟;或許是觀念未普及;也或許是福利政策尚不周全,再加上養成人員的流失,偏鄉工作的成效一直未盡人意。如今新生兒聽篩全面實施、人工電子耳納入健保給付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台灣進入老年化社會等的變遷,聽損資源需求和分配也產生了變化,聽覺健康維護迫在眉睫的工作不再僅是聽損早療。基金會北中南三個教學中心雖穩定發展,但仍無法靈活的調動和分享資源,讓專業服務最大化。

近年來有許多單位希望我們重新開展偏鄉服務,但我們清楚知道偏鄉服務如果不在地化、社區化,管理難以到位、服務難以紮根、品質難以提升,最終仍是虛應故事曇花一現。因此,我們將以聽健服務在地化、社區化的概念,將基金會發展成熟的系統,協助各地有心投入聽損領域的單位,從培訓到管理都能專業化經營,讓在地人材得以適得其所,讓聽損者就近得到照顧。
向上滑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