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基因遺傳,還有什麼原因會導致先天性聽損?
上個月我們討論過隱性基因導致聽損,這個月我們繼續來討論可能導致聽損的環境因素。大抵上可以將環境因素分為生產的前、中、後來做討論。
生產前可能的環境因素包含:
- 媽媽於孕期中感染病毒:
媽媽於懷孕過程中感染德國麻疹、巨細胞病毒等等,可能會造成寶寶聽損及其他問題。
- 媽媽患有妊娠毒血症或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毒血症或是妊娠糖尿病可能會影響耳蝸之血液與氧氣的供給,造成毛細胞功能受損而造成聽損。
- Rh血型不合:
當媽媽的血型屬於Rh陰性,寶寶的血型屬於Rh陽性時,由於母體不存在Rh陽性血液,當寶寶之血液進入母體循環時,會導致母體產生抗體,當懷孕胎次越多母體會累積越多抗體,就越可能攻擊寶寶的Rh陽性血液,造成膽紅素過高而引起聽損。
- 媽媽過量飲用酒精:
酒精會導致寶寶生長遲緩,也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影響,亦可能造成聽損。
生產中可能的因素有:
- 寶寶早產:
早產寶寶的許多身體器官與功能都還沒發育成熟,若早產寶寶伴隨低體重、缺氧、使用輔助呼吸器或耳毒性藥物時,更提高聽損發生的機率。
- 寶寶缺氧:
由於位於耳蝸的毛細胞運作非常需要氧氣,當寶寶缺氧時會導致毛細胞死去或是功能缺損。
當產下寶寶之後可能的環境因素有:
- 寶寶出生後感染:包含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中耳問題、腦膜炎、腮腺炎、水痘等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聽損。
- 服用耳毒性藥物:耳毒性藥物超過200種,包含治療感染、癌症與心臟相關疾病。耳毒性藥物可能引起暫時性或是永久性的聽損以及平衡問題。
- 頭部創傷:頭部撞擊可能會影響聲音之傳導路徑進而造成聽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