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健你回來|夏令營裡的「回家」故事|彰師大聽損女孩劉芷廷的善循環之路】
她曾是坐在教室角落的小女孩,如今成了帶著孩子大笑的小老她曾是坐在教室角落的小女孩,如今成了帶著孩子大笑的小老師。
當孩子牽起孩子的手,勇氣就在循環。

今年的夏令營,有一幕特別動人。
因為帶著他們跑活動、玩遊戲、講故事的「小老師」,曾經也和他們一樣,坐在同一間教室裡,聽著老師講課、做著手作。
本次訪談的主角是我們的畢業生劉芷廷,她回憶大班時第一次走進基金會的教室。那是一個能安心做自己的地方,有老師、有朋友,也有足夠的空間去探索世界。多年後,她回到這裡,不再是那個被照顧的孩子,而是領著孩子們前進的那雙手。
她曾這樣形容自己與文字的關係:
「要是因為聽不好或聽不到,卻反而想要拾起手中的筆去寫下自己的聲音,自己的故事,用我自己去代替我聽到的聲音,來去表達自己。」
這份信念,也陪她走過生活中的轉折。幾年前,因為疫情期間的一場感冒,她的聽力進一步下降,從原本的助聽器改成了電子耳。適應的過程並不容易,但她依舊選擇微笑著往前走,把挑戰轉化為新的能量。
雖然現在她較少提筆,但那份想為自己「發聲」的信念,早已化成她行動的力量。如今,她是彰師大公育系的大二生、師培生,在校園中活躍地帶迎新、辦理活動,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聽損沒有侷限她的舞台,反而能成為激發潛能的動力。她鼓勵所有的孩子:
「面對未來,不要害怕、不要退縮,因為你永遠都比自己想的還要更厲害、更勇敢。」
她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轉折,卻有著最踏實的延續——從一個孩子的被陪伴,到一群孩子的被鼓勵。
這就是我們最想守護的善循環。
--------------------------------------------------------
每一次的陪伴,都是在為孩子鋪一條能回來牽起更多小手的路。

本集重點
善的循環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
用寫作表達自我
還想當孩子
終於知道小朋友在說什麼
送給孩子的話
立刻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