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聽損早療」走向「全齡聽覺健康維護」
「聽覺復能的服務,服務的是人不是耳朵。聽覺問題要從大腦整體發展去思考,不同年齡的大腦資料庫是不同的,所用的方法和策略自然不同
孩子的不一樣你有發現嗎?
聽損嬰幼兒感覺運動課程從11月開始已經過了10堂課,每位孩子慢慢地累積出一點一滴的轉變!孩子小小的進步,心中充滿大大的自信
人工電子耳和電池之父有什麼關係?
全世界第一部人工電子耳是在1957年植入;不過,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一個人發現用電剌激耳朵會產生聽覺,你知道是誰嗎?
孩子已經坐在教室第一排了,還需要用FM嗎?
聽損孩子需要好的聆聽環境,所以我們必須創造理想的聲學空間,讓老師的聲音傳送到孩子耳朵時是夠大聲而且清楚的
聽健大哉問?耳廓、耳蝸,哪裡有差?
當聲音傳進了耳蝸,讓淋巴液產生了像浪一樣的波動,就會讓毛細胞隨波起舞、邊扭邊對聽神經放電,進而讓聲音轉為電能